叫南北极似乎不大妥当,因为在太空中是没有东南西北的,不过我明白楼主的意思.太阳系的大行星有共面性不是偶然的,这是太阳系在原始星云中形成的时候自转的结果,太阳系绝大部分物质必然集中在黄道平面上,在太阳系外缘有个叫奥尔特云的球状物质层,那里是非周期彗星的发源地,因为是球状,所以能涵盖全部方向.也许这能解决部分楼主的问题.
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太阳系内的天体都是太阳系的土著居民,没有外来户.估计楼主是问经常会出现的新彗星吧?在冥王星的轨道外面,有个物质环带,叫柯伊柏带,在该环带的外面更远的地方就是上面我提到的奥尔特云.这两个地方最初有人提出的时候还是假说,是为了解释为什么总有新彗星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大量的观测事实证明了它们的存在.在柯伊柏带和奥尔特云那里,太阳的引力很微弱,那里的物质稍微受到点扰动就会改变轨道,飞向太阳系内侧.当飞到木星等大行星附近时,再次改变轨道,就成了新彗星.一般认为周期彗星来自柯伊柏带,而非周期彗星则来自奥尔特云.柯伊柏带也近似和黄道面重合.实际上,很多彗星的轨道就是几乎和黄道面垂直的,彗星往往出现在离黄道很远的地方.所以,答案是肯定的,有垂直于黄道平面运行的天体.说的有点乱,废话可能多了些,楼主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