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愁共难收.
注:
边城:边塞的城池,原州在今甘肃镇原和宁夏固原一带,当时为边疆.
城上楼:过去城池上都建有城楼,作为军事瞭望塔.
更无州:再也没有州县,因当时原州即边疆,再往西去就不属于宋朝管辖了,所以诗人说”更无州“.
塞角:边塞的号角,用以传递军事情报.
高还咽:高亢而且悲咽.
冻不流:河水结冰,不流动(指表面上).
解释:身在异乡哪儿最能牵动乡愁?就是一个人登上边塞城池的城楼时.(这儿)傍晚时从北边来的只有大雁,周围一片天寒地冻,从这儿向西去就再没有大宋的州县了.从远处传来的塞角声凄厉高亢,城外的泾河也冻住了不再流淌.你是一个穷官,我来你这儿做客,我们两个的乡愁都浓郁的没法收拾.
(赏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