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并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磁体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2)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3)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两极极性;

(5)磁勺越轻(质量小),压力就越小,摩擦力就小,从而有更好的指向效果.

(1)磁勺在正确指南时,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其A端为该磁体S极;

(2)如(乙)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D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A端;

(3)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才略有改善.这是因为磁勺和盘子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了实验效果.

(4)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两极极性以及电流方向;H端为电源的正极;

(5)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故古代的磁勺有更好的指向效果;是因为磁勺轻,压力小,摩擦力减小;

故答案为:(1)S;(2)D;(3)摩擦;(4)正;(5)轻.

点评:

本题考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磁感线及其特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磁现象的诸多知识点,还有力学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将磁现象的多个知识点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可解答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