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天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根据溶解度的读取方法考虑;(2)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3)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4)根据降温后溶质的变化考虑;(5)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

(1)从50℃向上做垂线,与乙曲线的焦点再向纵坐标作垂线,所对应的数值就是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从20℃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20℃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3)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40℃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4)降温后甲和乙溶解度都减小,会析出晶体,因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1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所以降温后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的,丙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直接比较在10℃时甲的溶解度与50℃丙的溶解度大小就可以了,因为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50℃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5)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设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溶液正好饱和,设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X则:[X/100g+X]×100%=9.1%解得X=10.011g,因为在30℃正好是10g,所以要配制9.1%的丙物质溶液,必须小于30℃才行.

故答案为:(1)40;(2)乙>甲>丙;(3)40;(4)丙;(5)小于30℃.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交点的含义,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