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鉴赏
1个回答

1、虚实结合.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2、词结句“一点”与“万里”的强烈对比,表现快哉之风的坦荡阔大,不可阻遏的气势.快哉之风并无贵贱之分,也非可望而不及,而是充塞着天地之间.结句酣畅淋漓,一扫颓唐之气,令人不觉振起.“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刘熙载《艺概·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