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呼吸消耗和未利用.S型增长模型的增长速率,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K值)时增长率为0.
(1)图中列举的生物是捕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列出的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草原中的食物链为: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甲→丁→戊→庚,甲→戊→庚,故共含 4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丙、己、戊、庚,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庚.
(3)由食物链可知,乙、丙共同捕食甲属于竞争关系,丙捕食乙又属于捕食关系,故乙与丙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各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呼吸消耗和未利用.
(4)图甲是S型增长模型的增长速率,t1时刻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t2时刻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不变,为最大值K(环境容纳量).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缺一不可)
(2)4丙、己、戊、庚庚
(3)捕食与竞争呼吸消耗未利用
(4)见右图(2分)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