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部分仪器已被虚线遮挡,且虚线部分仪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①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氨气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

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制取氨气;

(2)①NaHCO3加热容易分解;

②分解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先检验水,再检验二氧化碳,不能颠倒;

③反应完毕,不能先撤酒精灯;

④写出反应方程式,设分解的碳酸氢钠质量为xg,利用质量差求算.

(1)①由于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检验氨气采用的是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答案为:瓶口向下排空气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蓝,说明已收集满;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完成喷泉实验,故答案为:极易溶于水;

③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可以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①碳酸钠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

加热

.

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

加热

.

Na2CO3+H2O+CO2↑;

②分解方程式为,2NaHCO3

加热

.

Na2CO3+2H2O+CO2↑,产物中有H2O和CO2气体,必须先检验水,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检验;再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故答案为:先连接装有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的干燥管,再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③反应后不能先撤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发生危险,故答案为:反应后先撤导气管,再撤酒精灯;

④设分解的碳酸钠为xg,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加热

.

Na2CO3+H2O+CO2↑,△m

168g106g 62g

xg(12.6-9.5)g

列式为:168×(12.6-9.5)=62x,解得x=8.4(g),

故答案为:8.4.

点评:

本题考点: 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取和性质,是一道较综合的实验题,内容较丰富,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