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00 mL
解析: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简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 100ml量筒.
若2g为纯净Na2O2,则能生成287ml气体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那么2gNa2O2最多可以生成的O2体积为
2/78/2*22.4*1000=287.18ml
所以应该选用大于287ml的最小的量筒,也就是500ml的量筒!
⑵ 56 mL
解析:实际上就是110ml-54ml,也就是气体和液体总的体积110ml减去液体的体积54ml,就得到气体的体积!
使量筒内外液面持平;视线平视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解析:眼睛是按直线方向看东西的,即读数时的视线方向是:眼睛-量筒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假设量筒在左边,眼睛在右边,画图,将以上三个地方连成一条线,就可以发现:俯视时,视线是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读出的刻度就比水平位置高;仰视时,视线是从右下方向左上方的,读出的刻度就比水平位置低了
这一题你还是画个图就一目了然了!
⑶ 偏低
解析:显然是偏低,Na2O2 + 2H2O 反应生成了H2O2,双氧水是液体,而不是气体,所以使得生成的O2↑的量减少了,从而测量结果偏低!
第二问补充:
首先你要理解一下为什么量筒内液面在110 mL处恰与水槽内液面相平?
那是因为制取气体前,烧瓶内有很多的空气,而且是大气压.该试验的基本原理是测定气体的增加量作为生成气体的体积.所以要消除原来空气的体积,必须保证空气的体积不变.压强必须调成大气压才行.
这就是量筒内液面在量筒内液面在110 mL处恰与水槽内液面相平量筒内液面在110 mL处恰与水槽内液面相平处恰与水槽内液面相平的原因.
假如量筒内液体高于水槽内,你可以想象外界大气压要比里面高,测量的气体体积就会偏大.同理,假如量筒内液体小于水槽内,外界大气压要比里面低,测量的气体体积就会偏小.
接着再谈为什么气体和液体总的体积是110ml.
这实验中有句话很重要“把这些过氧化钠样品放入气密性良好的气体发生装置中”,气密性良好说明原来烧瓶中的气体压力就是大气压,当加入液体后压力就大于大气压了.而在用排水法时还是要量筒内液面与水槽内液面相平,所以烧瓶内的液体的体积就可以看成是与生成气体体积同样性质的东西.必须用110 mL减掉54ML才能得到生成气体的体积.而得到的56ML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生成气体的体积.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一句话“气密性良好”.
这好像是个竞赛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