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种子的萌发过程,水、无机盐的运输,茎的结构,果实种子的形成,根瘤菌,探究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解答.
由图A可知,大豆种子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储存有丰富的营养.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因此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
(2)种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萌发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④]子叶.子萌发时,首先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因此,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③]胚根.
(3)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供植株利用.筛管是运输有机物,方向是由上向下.因此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根、茎、叶的结构是导管.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大豆的茎中没有形成层,故不能长的很粗.
(4)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一朵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E是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因此E果实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5)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根据“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可知实验的变量是盐水的浓度,可以设计清水和盐水进行对照,因此将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清水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
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同一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
预测实验结果:
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甲<乙 ( 填甲>乙或甲=乙或),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反.
故答案为:
(1)器官;
(2)④子叶 ③,胚根;
(3)成熟区 导管;形成层;
(4)花蕊 胚珠 子房;传粉和受精;
(5)清水;甲<乙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