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伤仲永》一词多义里的词的意思
3个回答

其: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指方仲永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方仲永写的诗)

父利其然也(这样)

其受之天也(他)

如此其贤也(他的)

彼其受之天也(他)

于:

环谒于邑人(引出对象)

于舅家见之(在)

贤于材人远矣(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之:

忽啼求之(代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仲永)

借一乡秀才观之(代仲永写的诗)

以钱币求之(代仲永的诗)

余闻之也久(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词“的”)

受之天也(代“通悟”)

闻: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然:

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泯然 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自:

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7、注意下列红色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现常解释为“稍微”,在句中则指“渐渐”;“宾客”现在常指“客人”,在句中则指“以宾客之礼相待”)

泯然众人矣(众人,现常解释为“大多数人”,在句中则指“常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现常用作判断词,在句中则指“此”)

8、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的意义.

伤仲永(哀伤,叹惜)

世隶耕(属于)

未尝识书具(不曾)

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借旁近与之(邻居)

收族(团结)

传一乡秀才观之(全)

自是(从此)

指物作诗立就(立刻完成)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同县的人;对……感到惊奇)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父利其然(认为……有利)

从先人还家(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

泯然众人矣(消失)

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9、下列句子都是省略句,指出其省略的内容.

(1)不使学(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2)令作诗(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