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古代汉语的分类是什么?
1个回答

“也”字分为助句、助读、助实字三类

1.助句.

根据句子性质的不同,《马氏文通》首先把“也”字所助的句子分为“表词句”和“言事理句”两大类,然后对这两类句子又分别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在西方语法中,系动词后面所带的成分称之为表语,有系动词和表语的句子也就是表语句,表语句多表示判断.《文通》比照西方语法,把古汉语中结构类似的句子称之为“表词句”.对于表词句,《文通》分为“断其为是者”和“断为非者”两大类,即表肯定语气和表否定语气两大类.根据作谓语的句法成分性质的不同,又分为名词作谓语、形容词作谓语、顿作谓语、读作谓语、比拟句“也”字结尾等几种情况.对于言事理句,《文通》分为五类.其中“断其诚然者”,《文通》又分为四类.’‘助动字为坐动者”即能愿动词作谓语动词,“同动字为坐动者”即存现动词作谓语动词,“两弗辞连用者”即双重否定句.

2.助读.

《文通》根据“读”的性质的不同,把“也”字助读分为四类:

①读为起词.

例如:A、读间“之”字,如:“鲁之削也滋甚.”(《孟子·告下》)

B、读以“其”为起词,如:“其乐也融融.”(《左传·隐元年》)

C、读为起词之变式,((论语·泰伯))

②读记时记处.

例如:A、读 记 时 ,如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左传·嘻公三十年》)

B、读记处,如:“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孟子 ·公下 》)

③读为悬设.

例如:A、假设句,如:“苟自救也,社稷无损,多矣.”

(《左传·桓公五年》)

B、转折句,如:“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庄子·逍遥游》)

④读承动字,如:“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孟子·公下》)

3.助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