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要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就必须让两根蜡烛大小相同.

(3)实验过程中,眼睛要在蜡烛A侧观察,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如果在蜡烛B侧观察,只能看到蜡烛B和透过透明玻璃板看到蜡烛A,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1)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故答案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探究实验中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主要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故答案为: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故答案为: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类习题,注意几个关键的词语不能含糊:

实像中选取的两个蜡烛要(完全相同),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要(完全重合),要选(薄玻璃板),玻璃板要(与桌面垂直),要把玻璃板(前面的)物体弄亮,用光屏承接像时眼睛要在(像的这一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