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CaCO 3+ 2HCl =CaCl 2+ H 2O + CO 2↑
⑵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若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充满。
⑶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温度高于乙瓶(或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
⑷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同等
⑸该实验没有模拟地球的生态系统,实验使用了纯净的二氧化碳等
分析:(1)熟记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 2时,回顾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 2的方法;
(3)通过“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的表格可知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
(4)根据“
CO 2
空气
25 0C,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比热
0.684千焦/(千克?℃)
0.72千焦/(千克?℃)
0 0C,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密度
1.96克/升
1.29克/升
”可知其比热、质量也有可能影响温度;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没有结合实际环境.
(1)正确书写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往瓶中充CO 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 2的方法为: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熄灭,则证明已充满了CO 2;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温度高于乙瓶(或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
(4)根据
CO 2
空气
25 0C,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比热
0.684千焦/(千克?℃)
0.72千焦/(千克?℃)
0 0C,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密度
1.96克/升
1.29克/升
,则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 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或瓶中的气体的质量不同等;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