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组织同学听科学家报告,四年级有96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还多3人.两个年级听报告的共有多少人?
2.一个机械化养鸡场,一月份运出的鸡是13600只,二月份运出的只数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0只.三月份运出多少只?
3.光明小学五年级一班做好事60件,五年级二班做好事的件数比五年级一班的2倍少20件.两个班共做好事多少件?
4.张庄要修一条长600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1460米,第二周修的是第一周的2倍,余下的第三周完成,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5.青年食品店运来水果450千克,卖出的比它的一半还多50千克.剩下多少千克?
6.北京到天津的铁路大约长138千米,一列火车从北京到天津,休息2小时后又返回北京,共用了8小时.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红光电线厂运来一批原料,用去了27吨,剩下的比用去的4倍还多2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
8.陈红买来15支铅笔,如果再多买3支就相当于弟弟买的3倍.弟弟买来多少支铅笔?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1米,第二块用去19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4倍.两块布原来各有多少米?
※10.甲、乙两仓库,甲库储存的大米等于乙库的4倍,如果从甲库运600袋大米进乙库,则乙库储存的大米等于甲库的4倍.甲、乙两仓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袋?
※11.一块正方形玻璃,一边截去15厘米,另一边截去10厘米,剩下的长方形比原来的面积少1750平方厘米.这块正方形玻璃边长多少厘米?(用不同方法解答).
※12.有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3厘米,或者宽增加2厘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24平方厘米.求这个长方形原来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某班参加校运动会,参加田赛的有26人,参加径赛的有30人,其中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12人,田、径赛项目都没有参加的有4人,这班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14.两棵树相距408米,计划在这两棵树中间补栽小树23棵.每两棵树间隔相等,树的间隔是多少米?
※15.一块三角形地,三边之长分别为156米,234米,186米.现在在边上植树,每株相距6米,三个角上都有一棵.问这三角形地边共植树多少株?
※16.有甲、乙两人平均出钱买桔子若干个,甲得23个,乙得17个,而甲又给乙0.48元,求每个桔子的价钱?
※17.一只水桶,桶里装有水,如果把水加到原来水的2倍,连桶称一下是2.5千克,把水加到原来的4倍,连桶称是4.5千克,问桶里原有多少千克水?
※※18.第一只筐有280个桔子,第二只筐有40个桔子,每次从第一只筐取出8个放入第二筐,取多少次后,两筐桔子相等?
※※19.学校食堂有煤120千克,原计划烧3天,后来又买来840千克,按照原计划每天的用煤量,现在学校食堂的煤可以烧多少天?(两种方法解.)
※※20.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每小时行10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中点4千米.问全路程有多少千米?
4.演示法
对于有些不好理解的应用题,可以利用手边现成的东西,如铅笔、橡皮、卷笔刀等,好像做实验一样,动手演示,使应用题的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这就是演示法.
例1.兄弟二人早晨五点各推一车菜同时从家出发去集市.哥哥每分钟行100米,弟弟每分钟行60米.哥哥到达集市后5分钟卸下菜,立即返回,中途遇到弟弟,这时是5时55分.问集市离他们家有多少千米?
分析:我们可以用橡皮、卷笔刀分别代表“家”与“集市”,放在课桌两端,用两支铅笔代表弟兄二人,实际走一走.
实线表示弟弟走的路程,虚线表示哥哥走的路程.从演示中,可看出兄弟二人共同走的路程是“家”到“集市”路程的两倍,即只需求兄弟二人共同走了多少路.
〔60×55+100×(55-5)〕÷2
=〔60×55+100×50〕÷2
=〔3300+5000〕÷2
= 4150(米)
= 4.15(千米)
答:集市离他们家有4.15千米.
例2.有一列火车,长168米,以每小时18千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862米的铁桥,从车头进桥到车尾离桥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用铅笔盒当铁桥,用铅笔当火车,在课桌上一边演示,一边想象火车进桥的情景.通过演示你就会知道,火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所行的距离等于桥与车长的和.
(862+168)÷(18×1000÷3600)
=1030÷5
=206(秒)
=3(分)26(秒)
答:火车通过铁桥共需3分26秒.
例3.一个5分米高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求圆柱体的体积?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柱形,再把侧面积展开后,发现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底面周长.知道了周长就能算出底面积.
分步列式:
底面圆周长:62.8÷5=12.56(分米)
底面半径:12.56÷3.14÷2=2(分米)
圆柱体体积:3.14×2×2×5=62.8(立方分米)
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