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风成说最有力的证据是黄土分布在沙漠和戈壁的下风区.因此,黄土高原正好形成在蒙古高原南缘是最好的证据.北风送土,填山没壑.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风势逐渐减弱,加上南方气候湿润加速土质分化,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读图可知,(1)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主要是戈壁、沙漠.

(2)图中的“风向”是西北风,这种风盛行在冬季.

(3)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风力沉积,支持这个结论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工作、论证,找到了很多证据,其中最主要的证据是:①北风送土,填山没壑;②黄土原自西北高到东南,风势逐渐减弱;③南方气候湿润加速土质分化;④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4)黄土的主要特征是:①黄土很疏松,有利种植,但容易引起水土流失;②黄土很肥沃,含很多镁、钙、氧化铝等元素;③黄土有许多垂直方向的裂隙,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可以开凿窑洞供人们居住,这种民居在黄土高原西北部非常普遍.

(5)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色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它的形成是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等自然原因以及人们开垦、采矿、修路、建筑、砍伐等活动有关.

(6)黄土高原的治理应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如陡坡地要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要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戈壁、沙漠;

(2)西北;冬季;

(3)风力沉积;北风送土,填山没壑;黄土原自西北高到东南,风势逐渐减弱;南方气候湿润加速土质分化;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4)种植;水土流失;镁;钙;氧化铝;窑洞;

(5)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开垦;采矿;修路;建筑;砍伐;

(6)水土保持;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农业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点评:

本题考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考点点评: 该题重点考查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