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是什么,如硫酸铝,
3个回答

哦,那可以说下铝离子Al3+容易形成正四面体型配体(就是甲烷那个样子)或者正八面体配体(就是两个四棱锥把底面拼合),一般配位原子比较大的,就形成前者,如AlCl4-,如果配位原子比较小的,就形成后者,如AlF6 3-铝离子进入水溶液时,因其本身具有一定非金属性,第三层有得到电子的趋势,它就会主动吸引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被水包围的结构(八面体构型),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但不算是化学键(可以看做类似于氢键的东西,不太好解释呢),然而随着该结构的形成,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就要降低,然而,氧原子的电负性相对铝和氢来说都要大,那它的电子云密度就不能降低,只有降低氢原子的,氢原子裸露,氢氧键就有断开的可能,氢电离为氢离子,和水分子形成配体H3O+Al(OH2)6 3+ +H2O=H3O+ +Al(OH)(OH2)5 2+Al(OH)(OH2)5 2+ +H2O=H3O+ +Al(OH)(OH2)4 +Al(OH)2(OH2)4 + +H2O=H3O+ +Al(OH)3(OH2)3这就是铝离子水解的过程,为了好看,把水反过来写了(作用力是存在于铝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这三个反应进行,铝离子与氧原子之间就成键了(至于前后为什么有这个差距,(╯﹏╰)b,不好解释了俄),三个羟基靠向氧原子,挤占了水分子的位置,水分子就脱离开,Al(OH)3(H2O)3=Al(OH)3↓+3H2O(没成键的原子间距离肯定远大于成键原子间的距离嘛)这里形成的氢氧化铝是胶体态的,因为水解的量不是很大,只能形成分子簇,它的分子结构类似于三氧化硫,是平面三角,当溶液中加入碱的时候,氢氧化铝再结合一个氢氧根离子变成Al(OH)4-(貌似跟高中有出入,不过事实就是这个,偏铝酸根没有实际意义的)要说为什么不知八面体结构,确实很巧,铝原子只够让氟原子这般大小的做配体,才放得下成为六面体,氧原子恰好超过了,而且这里是羟基哦,多了个氢原子,还会大一些,那就只能委屈下,和氯离子一样的,形成四面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