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闸北区一模)如图分别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个回答

解题思路: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③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大的物质析出晶体多;

④根据20℃时A物质的溶解度和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⑤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M点表示20℃时A的溶解度是40g;

故答案为:20℃时A的溶解度是40g;

②温度为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B;

故答案为:A>B;

③A的溶解度在t1℃-t2℃时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A析出晶体较多.

故答案为:A;

④20℃时A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物质,所以50g水最多溶解20g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是70g,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继续升温,A物质将继续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将增大;

故答案为:饱和溶液;70g;变大;

⑤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

故答案为:冷却热饱和溶液.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