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人承包了一个鱼塘,放养了2000尾鲫鱼,在最初4个月内,由于资源和空间充足,每个月鱼的数量是上一个月的2倍.为了研究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需先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再提出合理假设,然后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最后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据图分析,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除了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题目描述的应为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控制流入人工湿地的污水量;生产者可以固定太阳能,任何生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都要被分解者分解.

Ⅰ数学模型的构建步骤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Ⅱ(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污水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

(2)湿地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3)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所以要控制流入人工湿地的污水量.

(4)生产者可以固定太阳能,然后随食物链流动,任何生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都要被分解者分解,具体见图.

Ⅰ.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

③Nt=N0•λt(其中,Nt代表t个月后鱼的数量,t表示时间,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鱼的数量)

Ⅱ.(1)太阳能和化学能

(2)垂直

(3)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4)如图

点评:

本题考点: 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的功能;人工湿地的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数学模型的构建、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