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水的作用分析;
(2)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多少,从而计算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
(3)运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降低温度就会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就不会大量析出和溶解度的概念解答.
(1)A、配制0.9%的生理盐水时,水作为溶剂,
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水与氧化钙反应,作为氧化物,
C、浓硫酸稀释时,水作为溶剂,
(2)①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NaCl;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氯化钠>硝酸钾;
②由于在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硝酸钾,则在50g水中最多溶解12.5g硝酸钾,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g/50g+12.5g]×100%=20%.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低温度就会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降温后不会大量析出;室温约是20℃,这时溶液中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并且都达到饱和.
故答案为:((6分),每空各1分)
(1)AC(2)①NaCl;>②饱和;20%(3)AB
点评:
本题考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溶解度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知识,注重知识应用、计算和识图能力的综合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