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中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1个回答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但在所闻中有所见,由声音而猜想竹子的动,归家的浣女的穿林行动.后句写所看到的,从莲花的摇动推想出船的划行,还可以想象船划过水面,触动莲花菏叶的声音.这是以洗衣女的喧声笑语和荷叶摇动的沙沙声响,反衬出山村月夜的宁静、清幽,使读者在喧闹与动感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空寂.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这两句仍然是静中有动,静谧中透露出生气. 从“明月松间照”到“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前两句是先写无声之态,后写有声之态;后两句是先写有声之态,再写无声之态.这是有声与无声的交错特点.这里不仅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传达出了画面的音响,而且赋予画面以动态.视听觉与想象交互作用,以声响和动态构成一种静谧的画面,既清新静谧而又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总的讲,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在写出这清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之后,最后发出了一种表达自己意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