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三峡、答谢中书书、承天寺夜游的重点考题有哪些呀?
1个回答

1 本文是怎么将各种景物融为一体表现三峡美景的?

三峡的山水及各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恰到好处地总结及创造氛围,将一幅图画呈现在我们面前

2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略无阙(加点)处 (通“缺”) 重岩叠嶂(加点)(直立像屏障的山)

B亭午(两字加点)夜分 (正午) 夏水襄(加点)陵 (上,满上)

C沿(加点)溯阻绝 (顺流而下) 或(加点)王命急宣(或者)

D虽(加点)乘奔御风(即使) 不以疾(加点)也(快,迅速)

答案 :C

记承天寺夜游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第二层,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

2.下列咏月的名句中最贴近本文作者所写心境的一句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答案: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第二层,写景,描写了(庭中月光的澄澈);第三层,抒情,抒发了(无人赏月、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D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在 答谢中书书 中突出了江南的什么特点

答案:江南美景的特点就是: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相得益彰,让人留恋往返.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俱:②沈:③竞:④复:

2、下列句中“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 (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照以海滨之月 D、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3、在文中找出描写动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议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信 给谢中书的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 (2)对偶,借代

4.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能力测试

一、为下列字注音

tuí( 颓 ) lín( 鳞 ) suì( 遂 ) xìng( 荇 )

二、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陶弘景 ,字 通明,号 华阳隐居.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信 .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是 苏轼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是 宋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交相辉映

2.晓雾将( 歇 ):消散

3.( 沉鳞 )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