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中离子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如何区分?谢谢
1个回答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即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带电代数和等于右边.也就是左边(反应物)元素原子(核)个数种类与总数对应相等于右边(生成物).

⒈x09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x09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x09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质子守恒: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例1 :Na2CO3溶液

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

c(OH-)=c(H+)+c(HCO3-)+2c(H2CO3)

例2 :NaHCO3溶液

方法一: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NaHCO3 溶液中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电荷守恒}

C(Na+)=C(HCO3-)+ C(CO32-)+C(H2CO3) {物料守恒}

两式相减得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