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雾霭
1个回答

一夜的北风,将笼罩天空的阴霾吹净.岑参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时在眼前绽放的不是梨花,而是久违的蓝色天空.于是虽然北风呼啸,可心绪却在透彻的天空映衬下,也变得轻快起来.

下午根据安排,我们乘车奔往另一个地点.当开到某个地段时,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前方高速公路上烟雾浓厚,前面的车一钻进去,就不见踪影.正在奇怪时,我们的车也钻了进去.好在烟雾覆盖面积不大,十几米后就豁然开朗了.在如此清澈且狂风大作的日子里,这团浓雾究竟是怎么来的?通过车后窗,我发现罪魁祸首是一片正在路边燃烧的秸秆.

传统的农耕方式下,农民普遍认为将秸秆燃烧后,可增加土地肥力,对来年种庄稼有好处.其实这是因为焚烧后的秸秆是富含钾肥的草木灰,的确有着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养分.于是这种焚烧秸秆的行为成为农民的种植经验,甚至还被专门刊文推广.但如今由于交通网络越来越严密,而天气状况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于是焚烧秸秆成为了烟雾乃至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当一些地区遭遇特定的大气环流状况时,甚至导致了日常生活中包括交通在内的很多烦恼的产生.

掌握笔杆子的永远不会是农民.于是城里的文化人们开始笔伐这种焚烧秸秆的行为,于是有些省市甚至下文禁止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但是一旦付诸于法律,人们马上发现对焚烧秸秆的行为进行查处,执法成本将非常高.而且这种执法,仅考虑了对环境的要求,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农民自身的利益.如秸秆将如何处理?如何使土地增肥?如何储藏和运输秸秆?其他处理方法是否会增加农民的负担?

治理环境污染,不可能仅凭政府的一纸公文就能完成的.而政府在履行自己职责前,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用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实施.由此我想到政府为治理雾霾而采取的措施.从效果来看,仅靠关厂、灭烟囱,并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能长远解决问题.政府也需要换位思考,甚至其紧迫性要高过任何商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