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两句虚实并写.北国清明早春的自然景观确是“草色遥看”花却无,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如“领异标新二月花”那样优秀的青年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当时全国人民正在热火朝天干“四化”,四面八方需要人才,而那种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熬年头的做法是非常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诗中“才见”、“难开”,用词一正一反,其意却相辅相成,固然是对北国清明时节具体物候的真实描述,但字里行间,作者那种期盼人才的急切心情,正如春风般拂面而来!
诗的后两句:“寄语东风须着力,但期新绿接天涯.”小而言之,是希望东风早绿江北岸,祖国大地春满园;大而言之,则是期盼党的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末句的一个“接”字,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诗人不仅希望北国早开二月花,而且但愿万紫千红遍布神州的每一寸土地,直到天涯海角.
一百多年前,龚自珍曾徒劳地“劝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在人才辈出的社会主义时代,如何扶植和任用人才,又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我想,作者是基于深沉的历史反思和迫切的现实需要,触景生情,才写下了这首语重心长的《清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