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谈薮翻译及赏析
1个回答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片美的山水之中.三、点评: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赏析:

这篇《山川之美》是南朝陶弘景晚年在幽栖山林时写给中书的一书短札.它以静衬动.原题的《答谢中书书》全文只有68个字,他用了简洁的语言,以山川之昏晓、四时之变化,描摹出南方水木之华,文辞清新隽永,语言精炼生动,写景寄情,神气飞越,音调铿锵,节奏鲜明,既有诗的冥想,又有画的的色彩和音乐的节奏,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

文章开始,作者用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写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接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紧地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的秀美图.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选择了连个极具画面感的镜头:晓雾、夕日,来描摹、渲染.

黄昏、夕阳,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余晖扑救大地、淙淙的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调皮的锦鳞不时地在水底觅食、嬉戏.它们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在远远地岸边.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传说中的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的人间烟火.语言鲜明、质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篇文章,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磷……有比喻,有夸张、拟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反面描写,说不完的情趣、道不完生机盎然.本文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最后一句写出对作者的凄凉心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