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碱金属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
1个回答

金属单质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反而小,为什么呢?根据“密度=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体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使密度增加,而电子层的增加又使原子体积增大使得密度减小.即单质的密度由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体积两个因素决定.对钾来说,核对最外层引力较小,体积增大的效应大于相对原子质量增加产生的影响,结果钾的密度反而比钠小.

推算的话,只好认为是0.1,因为无相关数据.

钫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r,它的原子序数是87,带有放射性.

钫属于碱金属,由于它有放射性,而且化学反应极度活跃,故此至今无法制得纯钫.

钫在1939年在法国巴黎发现,而钫的拼音名称也以法国为名.

钫可在铀矿及钍矿中发现,也可透过以质子轰击钍而获得.

钫有41种同位素,其中以钫-223的半衰期最长,约22分钟.

名称,符号,序号 钫、Fr、87

系列 碱金属

族,周期,元素分区 1族,7,s

密度、硬度 1870 kg/m3、无数据

颜色和外表 金属性

地壳含量 1×10-21 %

碱金属性质相似性:

物理性质:都是银白色柔软金属,密度小,熔点低,易导热导电

化学性质:还原性强,失电子,化合价均为+1价.

碱金属性质递变性:

物理性质:从锂到铯,硬度减小,熔沸点降低,密度增大

化学性质:从锂到铯,活泼性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

原因: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从锂到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最外层电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它们的金属性也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