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由于高杆对于矮杆是显性的,所以经诱变产生的高杆个体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其实更可能是Aa,因为突变的概率较低,从隐性纯合直接突变到线性纯合的概率更低)
用突变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测交,若F1全部高杆,F1自交的F2出现3:1的分离比,则是AA
若测交结果是,F1分离比1:1,用其中的高杆个体自交的F2分离比3:1,则是Aa
若测交结果不符合上述结果,则可能不是基因突变
2)以上是遗传学经典方法,但是更可靠的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奖该基因克隆出来,直接和野生型的该基因比对一下,就可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关键的是怎么把这个基因克隆出来,将在第二问中说明
2.1)高技术方案:最可靠的方法是对野生型隐性纯合水稻和突变的高杆水稻分别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然后进行比对确定突变位点,确定了位点之后找到其结构基因的序列,然后设计引物进行RT-PCR克隆其基因
2)中技术方案:从各大数据库中搜索与水稻株高控制相关的基因,将相关的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克隆出来,检查有没有SNP;或者用核酸探针杂交,或用基因芯片进行高通量测定,找到突变的基因.最后依然是设计引物克隆之.
3)中技术方案:由于突变之后蛋白的表达量,分子量,等电点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可以做蛋白二维凝胶电泳,找出表达谱的差异点,对差异的蛋白测序,根据其可能N端C端氨基酸序列设计若干种可能的引物,对其基因组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扩增条带中有无编码该蛋白的结构基因.随后用同一引物进行克隆扩增.
如果只是要验证该基因对于株高控制方面的功能,那就种植突变株和野生植株做对照就行了
但如果是验证该基因的作用机理,那就稍麻烦一些了
若是真的验证出来了,那可以发相当好的文章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以上个人意见,非正确答案,仅供参考,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