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本题所涉及到的声学知识主要有:
①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据此来对本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不同的介质传声的效果不同;
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超出这一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A、在简谱中,“5”与“2”相比,“5”是“高音”,这说明“5”的音调高,说法正确;
B、“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让医生听得更清楚,而并非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故说法错误;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说法错误;
D、用棉花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是因为棉花松软,并且里面空隙中有不流动的空气,使其不易传递周围的振动,传声效果差,并不是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声学现象进行辨析,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不大,但若不细心却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