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①了解常见仪器,熟悉名称;
(2)熟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根据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条件是加热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氨气能与水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选择收集装置.
(4)能作干燥剂的物质为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氯化钙等.利用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选择收集方法.
(1)了解常见仪器,熟悉名称.如①是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此作催化剂.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
(3)要选择反应装置,要看反应状态和反应条件.因制取氨气(NH3)要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是固固加热反应,所以选A作为发生装置.
选择收集方法,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由于氨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向下排空气法.
(4)四个选项中只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剂,利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时,a端进气,b端出空气,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若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b端进气,a端出空气.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答案为:C,b.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是考题中常出现的问题,同学们一定要熟记;一些常见化学反应式的书写,同学们也一定要熟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