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有多少种,定语后置的句子是什么样的?
1个回答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使报秦者”是“人”的定语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定语后置”的三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