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遮月”和“雪打灯”,表面看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实质上是两次冷空气活动的呼应关系,也就是说,中秋节前后如果有冷空气活动,造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元宵节前后,又会有冷空气入侵,形成“雪打灯”的局面.2这与雷雨的形成有关.
在夏季晴朗的日子里,当某地存在暖湿气流时,便会产生对流运动.暖湿气流从地面生起,因绝热冷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云,在下降气流控制的地区,空气绝热增温,空气相对湿度较小,云无法产生,便形成了一朵朵顶部凸出、底部平坦像馒头一样的淡积云.若对流运动继续发展,由于上升气流的中部比周围强,便会形成浓积云和更加庞大的积雨云.在积雨云中,由于冰晶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和发热,结果使冰晶破碎和分离,于是热的一端带负电,向云顶积结,冷的一端带正电,向云底靠拢,云层底部的正电荷区会在地面上感应出负电荷区.云中的电荷分离作用愈强烈,云底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就愈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造成闪电和雷鸣,形成雷雨.
所以雷雨携带的水量不如锋面系统或热带气旋携带的水量多.3就是说,天有不测风云
说变就变.4“瓦块云,晒死人”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或鲤鱼鳞片一样的云,多数在三、四千米的高空排列成行,空隙间露出蓝天,阳光可以透过,这种叫透光高积云.这种云多出现在高气压的范围内,空气层稳定天气少变.所以出现了这种云,表示明天仍是一个晴天,可以晒谷.5辐射雾出现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早晨,太阳一升高,随着地面温度上升,空气又回复到未饱和状态,雾滴也就立即蒸发消散.因此早晨出现辐射雾,常预示着当天有个好天气."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十雾九晴"就是指的这种辐射雾.
6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这是个农谚,又可以说成“亮一亮,下一丈”.
此语的语言环境是,在下雨的时候,天要总是黑着一般是下不了多少雨的,如果中间要亮一下的话,可能雨下得会更大.7云从东北方来一般携带湿润的海洋水汽容易降水8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