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1个回答

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93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3、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30的70%是多少?

(设计意图: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相关计算,为新知做铺垫.)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忆能力与良好的听课习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动脑提问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去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3: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3.

例3: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以旧引新,借助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的意思,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推,学习解题方法,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思考: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什么方法?

(1)、提示:借助刚才提出的问题③思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1400×(1+12%)

(3)、抽生说思路.

(4)、借助线段图分析“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同时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5)、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归类.

1、师生一起归类,这类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回顾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联系实际,对比提升.

1、改编例3并解答.

学校图书室现在有图书1568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今年图书有多少册?

(1)、学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今天学的这类题与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解题方法,即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要先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