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苹果树有16棵,相邻两棵间的距离都是3米,在第一棵树旁有一口水井,小明用1只水桶给苹果树浇水,每棵浇半桶水,浇完最后
1个回答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一次可以浇2棵树,一共提16÷2=8桶水,因为井在第一棵树旁边,所以从第一棵树开始提水,可以浇第1棵第2棵;还要走回去提水,所以这时小明来回共走了2个间隔即:走了3×2=6米;第二次还是从第一棵树开始提水,浇到第三棵树和第四棵树,然后再返回第一棵树提水,此时小明来回共走了6个间隔,即:走了3×=18米;第三次还是从第一棵树开始提水,浇到第五棵树和第六课树,然后还要返回到第一棵树提水,此时小明来回共走了10个间隔,即:走了3×10=30米;

由此可以得出小明从第一棵树开始,每一次往返提水浇树的路程可以看成一个等差数列为:6,18,30,…,公差为18-6=12,项数即提水的桶数:16÷2=8(次),

由此利用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求出末项,然后利用等差数列之和=(首项+末项)×(项数÷2),即可解决问题.

根据题干可得,每一次往返提水浇树所行驶的路程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为:

6,18,30,…,

最后一次提水浇树往返的路程,即这个等差数列的末项为:

6+(8-1)×12=90(米),

则小明走的总路程即:这个等差数列之和为:

(6+90)×(8÷2),

=96×4,

=384(米),

因为384米里面多加了浇完最后一棵树,又返回第一棵树的距离,所以:

384-90÷2,

=384-45,

=339(米),

答:浇完最后一棵时,小明共走了 339米,

故答案为:339.

点评:

本题考点: 植树问题.

考点点评: 此题既考查了植树问题中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植树棵树-1,又考查了等差数列中的公式的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