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 子 书
(王修)
【原文】
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
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
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译文】
自从你走了以后,我闷闷不乐,为什么呢?因为我确实老了,所依靠的就是你们了,但都不在跟前,使我很不安.
人生在世,很容易过去.所以时间非常宝贵.大禹不爱直径一尺的玉璧而爱很短的光阴,是因为时间一过就不会回来,如同年纪大了不能变为少年一样.盼望你早有作为,不光是要读好书,并且要学做人.你如今离乡背井,跋山涉水,离别弟弟,抛妻离子,是想看到你会做人行事,学习高士的远大节操,听到一就能得到三,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时时不可不慎重啊!善与不善的关键,就在这里了.你的行为举止,对于别人,总要宽容为好.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查才能做,说话做事都要合情合理,违背这些就会失败.
父亲想使儿子成材、向善,除了不能牺牲自己生命以外,其余都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