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氧气有助燃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图①中的实验材料是银边天竺葵,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该实验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2)黑纸片遮光部分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未遮光部分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图②中的实验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3)图③中的实验材料是金鱼藻,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当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如图③).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氧气.
(4)图④中右边的装置内为清水,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左边装置内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叶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该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中需要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可采用适当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立体高效种植、
间作套种等.
故答案为:(1)叶绿素
(2)淀粉;必需条件
(3)氧气
(4)二氧化碳
(5)叶;合理密植.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合理密植.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