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的应该是生物问题吧?
如果是的话那么往下看
1.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当空气个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植物的光合速率就不会再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这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称为二氧化碳饱和点.
主要是因为此时(光照一定)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速度跟不上,[H](即还原态氢,叫NADPH吧?)和ATP不够.所以CO2固定而形成的3碳化合物无法还原导致的.
2.
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饱和点超过光补偿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强度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但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却不再增加,此即光饱和现象.达到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各类植物光饱和点不同.阳性植物的光饱和点在20000—25000米烛光左右,而阴性植物约在5000—10000米烛光就达到光饱和.
光饱和点的原理跟上面的差不多,主要是因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如CO2浓度等)光照强度上去了,即光反应上去了,但是暗反应CO2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速度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