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区别!为什么说电离平衡常数不能判断电解质相对强弱而电离度可以,他们不都受温
1个回答

电离度和平衡常数都与温度有关,用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的本质是看相同浓度时发生电离反应的转化率,即电离度.

1、电离度越大,说明电离得越多,电解质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

2、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在物质类型是一样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比如:

HAc 与HF比较,电解质类型均为1:1型,反应:

-----------HAc- = H+ + Ac-

初:C 0 0

平衡:C- x x x

x^2 / (C-x) = K(HAc)

电离度 = x / C

HF与上式一样,也可得到:电离度= x / C

x^2 / (C-x) = K(HF)

因为K表现出与电离度的一致性,二者式子相似,K越大,则x越大,电离度就越大,所以可以直接用K来比较电离的程度的强弱.

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比如HF 与H2S比较,前者为1:1型,后者为2:1型,当写出平衡反应时,电离出求x的公式不一样,即H2S要考虑二步电离的H+,而HF只需要考虑一步,所以二者的电离度所求公式是不同的.

3、结论

相同浓度下,用电离度可以直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用平衡常数只有在电解质类型相同时可以直接判断;对于电解质类型不同的二种物质,只有利用K值计算得到了电离度以后,再根据电离度的数据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