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由图可知,图甲是突触结构,①是线粒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神经递质,④是受体.
(1)甲中结构①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主要反应有丙酮酸水解及氢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功能是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从而使胆碱酯酶数量减少,所以最终使神经递质含量升高,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3)空白对照组应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对神经细胞凋亡起直接作用.
(4)从实验组凋亡蛋白基因转录的mRNA量来看,在6~12 小时,细胞凋亡的数目最多,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合成最多,神经细胞凋亡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
(1)丙酮酸水解及氢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或答“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
(2)升高持续性兴奋
(3)等量生理盐水溶酶体
(4)6~12 3-NP在该时段内诱导凋亡基因表达(或答“转录量”,或答“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加速最快,神经细胞凋亡加速
点评:
本题考点: 突触的结构;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凋亡的含义.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的相关知识、实验设计方法和原理及细胞凋亡机制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