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
2个回答

解题思路:①根据眼睛的构造来分析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②平面镜成像时是物距与像距相等的,且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1)照相机成像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人的眼球也是如此.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而且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即像距是不变的,照相机是焦距是一定的,可以调节镜头伸缩改变像距.

故答案为:缩小;倒立;实;像距不变而焦距改变.

(2)正常人眼睛的看物体最清晰、最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即为明视距离为25厘米.

故答案为:25厘米;

(3)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如能清晰看到镜中的像,就必须人到像的距离为25厘米,那么人到镜的距离为人到像距离的一半,即为12.5厘米.

故答案为:12.5厘米.

点评:

本题考点: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眼睛的视物原理,还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用,认真审题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