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力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什么含义?
1个回答

应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 人》一诗,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指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林则徐在赴新疆的途中,赶上黄河决口,他治水有方,早就闻名,奉旨总办河务的是大学士王鼎.知道他熟悉河工情形,便要求道光皇帝将他派来为治河效力.王鼎满望功成林则徐可因此得到赦免,谁知次年河工办完,注明“于合龙日开读”的皇帝谕旨竟是:“林则徐于合龙后,着仍往伊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林则徐留下了这首悲壮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