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炸裂瓶底,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
(2)氧气比空气密度大,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将木炭用坩埚钳夹着从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氧气就会从上向下消耗,但如果从下向上伸入,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会占据集气瓶,木炭燃烧就不持久,不方便观察实验现象;
(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注意:一横、二送、三慢竖的步骤;
(4)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双手紧握试管使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会从导管口冒出气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瓶底炸裂说明预先没有盛少量水或垫一层细砂.
故答案为:预先没有盛少量水或垫一层细沙;
(2)木炭在氧气瓶中燃烧很快熄灭的原因:木炭没有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故答案为:木炭没有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3)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先横放试管,再用钥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试管,否则会使药品附着在试管内壁上而没有集中在试管底部.
故答案为:取用药品的方法不正确.
(4)导管口没有气泡的可能原因是:可能是在导管口插入之前手就已经握住试管或可能是握的时间太短.
故答案为:可能是在导管口插入之前手就已经握住试管或可能是握的时间太短.
(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防止高锰酸钾顺着导管进入水槽,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水槽水变成紫红色,说明导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故答案为:导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考点点评: 以上是实验操作中常出现的错误现象,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实验是严谨的科学,且不可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