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实验提示:
稀盐酸有腐蚀性,本次实验请远离电脑,并且戴上手套进行实验.
滴稀盐酸时,速度要慢,不宜过多.千万不要用手摸岩石,一旦沾上稀盐酸,马上用清水冲洗.
仔细观察岩石和酸溶液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与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钟乳石的形成这一自然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本课我采用网络环境,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通过专题网站的资料,帮助学生自学钟乳石的有关知识.
首先,通过一个“美丽的钟乳石”视频引入,让学生充分体现钟乳石的美、奇、妙.而后,借助“钟乳石之旅”这个专题网站,让学生自学关于钟乳石的资料,比如分类、构成、环境等.通过对于资料的整理,学生能从中找出重点和精要的部分,从而对于钟乳石的形成有依据的做出了猜想,比如水、石灰岩、空气、温度等.然后,为了验证猜想,做了酸与石灰岩的模拟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明白了溶洞里酸性的水可以溶解部分石灰岩.在学生大胆猜测溶解了石灰岩的水中还会析出石灰岩时,就做了模拟钟乳石形成的实验,让学生对于钟乳石形成的一系列猜测联系起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钟乳石形成的过程.在拓展环节中,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探究,在网站中学习其他钟乳石的知识.最后,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有个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本课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同时,又有些过分看重网络学习,使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整理资料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后教学我会充分考虑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