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与蚱蜢的故事出自何处?(急待解决)
1个回答

出自 论语 子贡问时 的典故

原文: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释文: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子贡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很长时间也不停.

最后两人打赌说,如果孔子说是三季,那么子贡就要向来人磕三个头,如果孔子说是四季,来人就要像子贡磕四个头.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子贡,这位先生说的对,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下跪磕头吧!”

子贡正待争辩,却听孔子喝道:“子贡,还不跪下!”

师命难违!满腹委屈的子贡,噙着溢满眼眶的泪水,不服气地跪倒在地,向着那位“三季人”磕了三个响头!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