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 )好的
1个回答

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作者与老人的对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设疑.

1、启发学生回忆,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2、揭示课题,设问置疑.

二、自读课文

1、提出一读的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指明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鼓励学生三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纠正读音.

3、答疑解难.

(1)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时情境理解.

(2)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涉及句意、中心思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去读书,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的感知、理解,有的问题在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是解决.

4、理清课文脉络.

(1)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登天都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顶峰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3自然段):写“我”下了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写“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四、分段读课文

五、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夷”、“傍”、“颇”、“瘦”这4个字是什么结构.

2、重点指导“瘦”的书写.

3、指导学生描红,把这4个字写紧凑.

六、作业

1、读一读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在一片( )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 )了.

(3)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 )我回到住地.

3、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温故

1、自读课文,天游峰扫路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老人语言的?请你朗读给大家听.

二、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讲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3)“一根银丝”指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

(5)小结. 游客

板书:天游峰:九百多级——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2、精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扫路人清扫路面的声音是那么分明.

(3)出示有关投影片: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

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a、自读这段话.

b、讨论:你对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4)小结. 扫上山

板书: 每天一级级————

扫下山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第一层.

a、扫路人的工作累吗?他为何讲“不累”?

b、有感情朗读.

(3)分角色朗读第二层.

a、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的词句,进一步说说老人的哪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组织读议,启发思考:“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

c、感情朗读.

(4)小结并板书

(扫路人:轻松自在 自信豁达)

三、 朗读课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赏读佳句

(1)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3)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填空.

本文讲述的一位老人已有( )岁了,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该退 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 )作伴.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从内心敬佩他.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

本文写了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3、本文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扫路人工作的辛劳,歌颂了老人的顽强不息,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4、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三、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套”、“鞋”、“吁”、“汗”这几个字的间架结构.

2、“套”字书写73时要克服两个难点.

3、提醒学生注意“鞋”、“吁”、“汗”等字左右两部分的比例,把字写美观 .

4、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再抄写.

傍晚 伴随 静寂 气喘吁吁

险峰 攀登 慈善 自在悠闲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老人 ( )地清扫

( )的天游峰 ( )地打量

( )星光 ( )地抓住

3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仅……而且 ……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既然……就……

(1)( )这位老人已有70岁了,( )他还在险峻的天游峰扫路.

(2)在这里,他( )能呼吸清爽的空气,( )还有花鸟作伴.

(3)( )我顺着九百多级石梯上了顶峰,( )心里好不得意.

五、板书设计:

13、天游峰的扫路人

游客

天游峰:九百多级 望而却步

不 (险峰) 半途而返

开 扫上山

扫路人:每天一级级 轻松自在

( 年过七旬) 扫下山 自信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