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进行分析;

(2)反应后的溶液是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分析计算;

(3)根据计算数据绘制曲线图即可;

(4)乙组的中和反应试验中没有加酚酞试液,无法验证是否恰好中和;

(1)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故答案为:CaCl2

(2)由图可知,碳酸钠溶液的量到70g时,反应正好完成;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题意,设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为 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x40g×26.5%

[111/106=

x

40g×26.5%]

解得:x=11.1g

该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g/60g]×100%≈18.5%

故答案为:40;18.5%;

(3)由图丁可知乙反应后的溶液pH<7,说明溶液中仍有稀盐酸,直到滴加的Na2CO3溶液达到30.0g,稀盐酸被完全反应掉,Na2CO3溶液开始与CaCl2溶液反应,当滴加Na2CO3溶液到70.0g时,CaCl2溶液被完全反应掉.

设: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70g时(此时与C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溶液质量为40g),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40g×26.5% x

[106/100=

40g×26.5%

x]

解得:x=10.0g.

(4)乙组的中和反应试验中没有加酚酞试液,无法验证是否恰好中和;

故答案为:无法验证是否恰好中和.

点评:

本题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将溶液、化学反应和图象融合在一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比较高.通常学生在计算时常常会忽视了实际参加反应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而往往会把数据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就要求学生足够细心、会分析、且条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