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①“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③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

(3)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虚像;物像等大;物像和镜面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凸透镜的实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1)玻璃板后面没有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或相同).

(2)①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

①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②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

(3)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两个不同点: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凸透镜成的是实像;

②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凸透镜成的是放大的像;(或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橡,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像).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相等(或相同);

(2)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远离;

(3)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凸透镜成的是实像;

②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凸透镜成的是放大的像.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考点点评: 把所学知识进行对比记忆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平面镜直立放置时,成像是正立的,平面镜水平放置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注意区分;

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也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