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松北区一模)如图,小文和小丽共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和物距关系.实验材料有相同蜡烛两支、玻璃板、刻度尺、白纸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像附近并移动,想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2)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误差、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像与物没有完全重合等.(3)针对每组实验出现的原因进行改进.

(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如要获得充分数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然后测量物距与像距的数值.

(2)第一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像距与物距的数值相差不大,因此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是测量时存在误差;第二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像距与物距的数值相差较大,因此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像与物没有完全重合等.

(3)第一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是测量时误差造成的,因此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第二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像距与物距的数值相差较大,如果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则将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即可,如果是像与物没有完全重合就测量,则等到看见像与物完全重合再测量即可.

答:(1)小文接下来的操作是测量物距与像距的数值;

(2)第一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是测量时误差造成的;第二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像距与物距的数值相差较大,因此像距不等于物距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3)第一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第二组同学的记录数据中,则将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即可,再测量即可.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