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表面是否会出现水珠,不仅与降温度数有关,且与当时温度下的湿度也密切相关.如果(以楼主说的30℃为例)在标准气压和30℃下,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饱和状态)的话,则稍降低一点点温度(理论上无穷小),就会有水珠;若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5%的话,则要降到25℃以下,才会有水珠.假如空气中没有水分,那么不管降到什么温度,都不会有水珠出现的.
这同一杯水里溶入了白糖一样,如白糖的溶解度为饱和的话,则稍微降一点温度,就会有糖析出.但溶解的糖不到饱和状态时,就需要降到一定的温度,才能使糖析出,且溶液越是不饱和,则降温就越大.
所以,可以把空气当做“水”,而把水蒸气当做是“糖”,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