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广东)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1个回答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转偏向力的形成与规律.要求考生在理解地转偏向力产生成因的基础上能够设计小实验来验证其规律,必须在实验室能模拟实验.

本题中的要求是设计“小”实验,而且要“简便易行”,事实上就是指能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常出现的错误答案主要有:

①空白未答,这种情况在考生中是极少数.

②是观察而非实验,如到野外观察河流的自然弯曲.

③利用地球本身的自转偏向力进行实验,如搅动水流看漂浮物的运动;水槽中的水顺漏洞流下,水流的旋转运动;在平地上滚球;球体沿斜坡向下运动等.其中水槽中的水下泄,水流呈旋转运动,可是无法证实地球不自转时水流就不是旋转下泄,因此水流的旋转运动完全可以用其他的理由做出解释.当然,一般来说,我们也不大可能即时到南半球去看水流的下泄旋转运动,也就不能对南、北半球的状况做出比较.

④是离心力实验,如旋转圆盘上的沙子(或钢珠)飞出.

⑤没有分南、北半球做实验,如从“北半球”滴墨(水),一直流到“南半球”,运动方向先偏右,越过赤道后则偏左.这种答案只能算北半球的实验是对的.

⑥其他方法,如在游泳池里游泳,前进方向发现偏差;通过所穿鞋子的磨损情况做出判断等.这种答案,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无法排除.

⑦需明确写出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情况.

故答案为:【实验用材】:有轴的球状物,地球仪,撑开的雨伞,墨水和清水等【实验步骤】:

(1)将球状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物上滴适量的墨水滴

(2)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

(3)观察并描述墨滴流痕的偏转方向,

(4)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2、3步骤,但偏转方向与2步骤相反

点评:

本题考点: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考点点评: 这是一道地理实验题,为历年地理高考中所仅见的题目.命题意图明显,内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力图积极正面引导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其导向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