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是神话中黄帝时代的人,相传他能够把百步之外的野兽细毛看得根根分明,所以董无心说,像离娄这样的人可说是视力极好了.孟子在劝谏梁惠王行仁义之道时,曾经借用离娄的视力,他说:「如果有人说,他的力量可以举起百钧(三十斤为一钧)之物,却举不起一根羽毛;他的视力能够看见野兽初生的细毛,却看不见一堆木柴,请问大王您会相信他吗?」梁惠王回答:「当然不会.」孟子于是又说道:「举不起一根羽毛,或看不见一堆木柴,是因为不肯去做,而非做不到.现在人民生活困苦,朝不保夕,是因为大王您不肯行仁义之道,让恩泽遍及百姓,而非大王您做不到啊!」后来「明察秋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能洞察一切,能看到极细微的地方.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有时指视力很好.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